Skip to content

分层分析法:通过区分高/中/低群体发现问题

更新: 7/18/2025 字数: 0 字 时长: 0 分钟

分层分析法用于对数据进行有序的规划分层次。

比如,将整体销售收入按店铺分层,可以分出高收入、中收入、低收入店铺。如果按用户价值分层,可以分出高价值、中价值、低价值用户。

由于收入是一个连续变量,每个店铺产生的销售收入、每个用户贡献的销售收入,都是一个数值,因此怎么选择高、中、低的划分标准,至关重要。

图所示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分层示例。

img_6.png

平均值分层法

最简单的分层方法,即平均值法,其操作非常简便。

  • 高于平均值的为高收入门店。
  • 低于平均值的为低收入门店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有100家门店,本月销售收入如图所示。通过计算得知其平均值为48.43万元,则可以简单的把大于48.43万元的门店记为高收入门店,把低于48.43万元的门店记为低收入门店。

img_7.png

平均值法不仅简单、应用方便,而且它还蕴含着一个朴素的经营逻辑。

  • 每家门店平均每月收入为48万元,想赚1亿元,就得开设大约208家门店。
  • 既然平均水平是48万元/月,那么把销售收入不足48万元/月的门店提升到销售收入为48万元/月,整体收入就搞了。
  • 销售收入不足48万元/月的店长也没有理由拒绝这个目标。

这个逻辑在个体越多的时候越好用,比如,在门店数量有上百家、数千家,根本没有精力一一照顾时,首先要考察的就是平均值。经营者可以直接根据平均值来推算需要的成本、预计产生的收入,调整投入时直接做加减法就行了。经营者可以直接根据平均值来推算需要的成本、预计产生的收入,调整投入时直接做加减法就行了,非常方便,因此平均值被广泛地使用。

十分位分层法

只使用平均值会出现一个问题:个体间的差异会被平均值抹杀掉,少数极端样本会拉高/拖低平均值,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。

比如,有2个门店,他们一天的平均收入为2万元。这个数据看起来没有问题,可实际情况是:一个门店当天有4万元的收入,而另外一个门店在歇业,这就是平均值带来的问题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用十分位法:

  • 将手个体,按照分层指标,由高到低排序。
  • 排序前10%分为1组,前11%~20%分为2组,以此类推,得到10个分组。
  • 将10个分组个各自计算平均值,得到分层的结果。

还以上述100家门店为例,进过分组后的数据如图所示。

img_8.png

此时可以根据需要,划分2类(高/低)、三类(高/中/低)或五类(高/较高/中/较低/低)等,如图所示。

img_9.png

业务集中度

在使用分层分析法时候,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二八定律。通常人们喜欢说“销售业绩在前20%的门店贡献了80%的利润”。通过分层分析法,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:销售业绩在前20%的门店贡献了50%~85%的利润,如图所示。

img_10.png

这时候,会引出另外一个很常用的概念:业务集中度。销售业绩在前20%的门店占比越大,意味着业务集中度越高。 比如习惯上称销售业绩在前20%且贡献60%~80%以上利润的门店,称为集中业务; 销售业绩在前20%且贡献50%甚至更低比例利润的门店,称为分散型业务。

我们直观感受是业务集中度越低越好,这样意味着公司能灵活自主发展。但实际上,越低的集中度,就意味着越需要管理好、发展好众多的子公司/分店/客户群体,意味着更大的管理难度与更大的不确定性。所以现实中,二八定律普遍存在。企业经营都是抓住少数大客户/大门店,之后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,发展新客户/新门店。

所以,通结构分析法一样,单纯看业务集中度的高低,并不能反应业务的好坏,它只是代表了不同业务的发展思路:

  • 如果业务集中度高,则说明公司的利润严重依赖某几个客户/大门店/大地区,意味着一定要抓住重点。在经营现有业务的时候,紧盯这几个头部大客户/大门店/大地区,格外重视少数重点客户的意见。
  • 如果业务集中度低,则说明公司需要采用广撒网的策略,多发展客户/多开门店,全面开发。相应地,在业务集中度低的时候,也不需要被个别人的意见左右,少数派不影响业务大盘。

至于这两种思路的利弊,则要结合收入数量、ROI(投资回报率)的情况来考虑。如果采取广撒网的策略,但是整体ROI没有提高,则说明广撒网的作用优先,需要从众多小店里培育一个旗舰店出来。繁殖也同理。如果业务集中度很高,同时现有的几个大客户增长乏力,就得考虑扩充客户资源了。

对创业者来说,如果所考虑的项目出现业务集中度很高的情况,请务必当下,因为这很可能是招商的人在构造“虚假繁荣”的现象,用少数成功的样本吸引加盟。所以对创业者,特别是中小型和个人创业者来说,一定要多考考察一些目标门店/样本,观察一下不同门店之间的差异,谨防上当!

分层分析法有个特点:其观察的指标均为当前数值,在企业中很有可能当前的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。只看眼前,很有可能出现“6岁朋友与16岁少年比身高”的问题。当对其发展阶段、观察很指标变化变化时,就是同期分析法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

本站访客数 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