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ROI/比率分析法:通过综合对比投入/产出发现问题

更新: 7/18/2025 字数: 0 字 时长: 0 分钟

直觉上看,同样是投入50万元的成本,挣到100万元与挣到200万元的效果肯定不一样。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,人们都喜欢赚得越多越好。因此,这就长生了ROI分析法。

ROI = 投入 : 产出,由于产出一般都比投入多很多,所以效益越好的项目,其ROI数值就越低。

启动一个业务后,其成本/收入的发生时间是不同的。

在成本方面,一般需要先行投入一批成本用于购买设备、装修门店等,然后人员成本、场地租金、流量购买的成本是每月发生的;

在收入方面,业务从起步到发展壮大有自身的周期性。因此需要统计较长的时间,一般以1年、3年、5年,甚至10年为单位,进行预估货核算。时间拖长后,就会产生各种折算方法。因此在财务分析中,有非常复杂严谨的项目财务收益核算机制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
在非财务部门核算ROI时,往往采取更简单易行的方法。

  • 传统企业开直营实体店的时候,往往会核算装修、设备等固定投资,在核算每月人工、水电、进货、促销成本等流动成本,最后核算每月销售收入与产出,计算开一家店1年/3年的ROI。
  • 在互联网企业中,最大的成本往往是购买流量成本/获取新用户的成本,因此核算ROI时,经常直接核算广告投放效果,看每次投放花了多少钱购买流量,带来了多少用户/GMV。

这样简化以后,ROI的核算变得更容易了。于是有了进一步的简化计算:财务基于上一年的数据,给出一个平均毛利率的指标。销售收入 * 平均毛利率,就是业务部门理论上可用的最大成本空间。这样的计算就更简单了,业务部门在计算营销/运营/业务活动的投入时,只要看每件商品/每个用户/每个店铺的补贴站起预计带来的销售额的比率,就能简单估算出成本/收入的效益。这被称为比率分析法,本质上是ROI方法的简单法。

ROI分析方法的业务含义是非常直观的:投入1元,赚回几块回来。单位成本的投入,挣的钱越多越好!因此,ROI分析法适合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,评估一个商业经营的好坏。比如,目前5个项目摆在面前,ROI数值分别如下图所示。

img_13.png

那么直接看ROI的大小,就能判断出:D方案更有吸引力!

当然,ROI也不是唯一评价要素。在实际商业经营中,还会考虑一下标准。

需要投入多少:投入的数量被称为“进入门槛”,代表了开张一种业务的难度,比如资金、场地、人力、技术等。投入门槛越低,意味着普通人来说,这时一个可以参与的好机会。在这时,即使ROi低一点,也会有人有兴趣参加。比如在上例中,E项目需要150万元的投入资金,可能会拦住很多人参与;A项目门槛低,可能实际参与的人会很多。

而“巨头”们的判断可能是相反的:如果进入门槛很高,但长期来看ROI很好,“巨头”们有可能斥巨资进场。门槛高会天生过滤掉地段的竞争者,只要有足够的实力打败现有的对沙鸥,就能占领市场。之前微软斥巨资进入XBOX游戏市场,就是看准了市场的长期潜力。

总收入多少:通常称一个业务预计总收入多少为”成长空间“。在成长空间的选择上,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有明显区别。传统企业更看重的是现金收入,因此倾向于有现金收入的领域,不太在一成长空间的大小,自己赚到钱就行。但互联网企业的目的是上市融资,必须选择成长空间巨大的领域,才能购投资人足够的信心和想像空间。

从投入到实现盈利的时间:由于投入到实际盈利,往往有时间差,因此到底需要多久才能盈利,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。不同性格的决策人,会有不同的选择:有些人就是喜欢”赚块钱“,忍受不了等待;有的人则喜欢放长线钓大鱼。从业者的个人素质和风格,从来都是千差万别的,因此有不同的选择很正常。

从本质上看,ROI分析法是把成本/收入两个指标,通过计算比例的方式合并成一个指标进行分析。如果把两个指标拆开考虑,就是所说的“矩阵分析法”。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

本站访客数 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