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基础数据分析方法导读(4种)

更新: 7/18/2025 字数: 0 字 时长: 0 分钟

1、读懂数据含义

基础方法考察的是一个指标在时间维度上的走势,描述业务发展状况,从而总结出发展规律特征。掌握了基础分析方法,也就具备了所谓的“数据敏感性”。

要想读懂数据的意义,数据必须要配合评价标准来解读。 数据本身并不会“说话”,只是“冷冰冰”地展示状况。单单靠一个数据,也不能带来商业回报, 数据要配合评价标准使用,才使数据有意义。只有基于数据标准作出正确判断,才能让商业经营越做越好。

然而建立数据判断标准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“拍脑袋”,直接给一个数据标准,如本月目标100万。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并没有人直接告诉你:某个数据指标做到某个数值,就能生意兴隆,直接“拍脑袋”给到的数据很有可能也是错误的。

通常情况下,人们能看到的是一个数据,或者很多数据组成的曲线。让整体数据走势曲线成为“评价标准”,从曲线中读出数据的含义,总结出业务发展规律。

2、方法

下面有4种常用的基础分析方法,可快速从曲线中读懂数据的含义:

  • 趋势分析法:用数据描述业务发展态势,通过数据走势判断业务发展的好坏。
  • 自然周期分析法 :用数据描述业务随着季节更替产生的变化,发现业务的季节变化规律,从而判断业务发展的好坏。
  • 生命周期分析法 :用数据描述业务全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,发现业务的生命周期规律从而判断业务发展的好坏。
  • 主动行为分析法:用数据衡量,业务受主动行为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规律,从而判断不同行为的好坏。

3、作用

以上4种方法的底层逻辑都是通过一段连续的数据走势,描述业务发展的状况,从而总结出发展规律性的。比如,只要连续3天的收入下跌,就会引起人们的恐慌!哪怕下跌得并不多,哪怕过往也经常出现,哪怕这本来就是淡季,也会让人怀疑“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?”

因此,一段连续的数据,不能割裂来看,而是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看。通过整体的走势,建立评价标准,判断指标的波动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。如果是异常波动,再结合指标具体含义,判断波动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。

如果不从这些连续的数据走势中找出规律,就会让人陷入无穷的纠结中。如果仅仅因为一两天的数据波动就展开细节分析,很有可能分析报告还没写完,数据就已经涨上去了,空耗精力。所以,从数据走势中总结发展规律,是所有商业分析的第一步。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

本站访客数 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